工伤认定,也请结合下劳动强度!
据新京报报道,湖北一医生一个月接诊3000多名病人,在家中猝死未能认定工伤。
由于刘医生并未感染新冠病毒,根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所以无法用国家卫健委的规则来认定工伤。而仙桃市人社局不认定工伤的理由,也恰恰在于此点。
但是不是就应该认定非工伤呢?未必。
我们对于工伤的界定,往往限制于发生时间,而忽略了劳动强度。
根据报道,从1月12号到2月12号,总共休息三天,其中还有一天是因为胸痛做检查。接诊量最高的一天是180名,接诊总量也超过了其他三名门诊医生接诊数量之和。作为一名发热门诊专家,疫情之下,其防护措施必然是不同往常。别的不说,不考虑防护的话,没人愿意穿上防护服,戴上面罩口罩,因为这非常消耗体力。也就是说,即使不看接诊人数,刘医生的工作强度是远超疫情发生前的。在这种工作强度之下,一人顶三人的工作量,身体必然容易受到影响。就相当于你正常上班是每天搬砖一吨,现在让你搬砖三吨,你每天夜里都开始腰痛。然后有人告诉你,“你腰痛不是发生在工作时间,所以不算工伤。”一样的不合常理。
此外,下班后的劳动往往被刻意忽略。
疫情之下,刘医生下班后晚上十点还要接受电话问诊,毕竟在这个防控形势下,他作为发热门诊专家,是不可能做到下班关闭手机的。虽然这不是在医院,不是在上班时间,但其劳动性质同样属于工作。这种无法在具体工作时间上的劳动,往往被刻意忽略。因为对很多人而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死卡规则,就不会犯错。
钟南山院士曾发声,一线医护人员太累,建议适当轮休。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也表示,前方医护人员工作重,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感染风险高。近日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医务人员,既要满足医疗需求,也要保障医护人员休息。针对湖北压力大,重症多的情况,特别制定了医护人员排班和休息的要求,规定工作时长,保证医护人员休息时间。任务完成后,所在单位要安排轮休,希望情况可以得到改善。
再回头看刘医生的上班时间,一个月一共休息三天,下班后还要接诊。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一线医生,他根本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对于心肌梗死而言,劳累、心理压力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发病原因。而刘医生的胸痛,大概率是心肌梗死的前兆。在无法保证足够的休息,再加上工作属性的心理压力,这如果简单的以死亡时间来认定是否工伤,明显太过于苛刻。
我们一再赞美医护人员的付出与牺牲,而真正的牺牲来临,却有各种条件来限制他们家人获得抚恤。这不仅仅关乎经济抚恤,也直接影响民众对于逝者的认知。换句话说,容易让一线医护心灰意冷,“我不想死,但如果必定会死,难道非要感染新冠肺炎吗?”作为一个会影响一线医护人员的认定,直接否认工伤,太过于草率。没有精神加物质的嘉奖,空谈奉献与牺牲不符合民众认知,毕竟我们国家早已不属于那个贫穷的时代;毕竟医护人员正在为我们保驾护航。
注:图源均为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