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女生服药自杀”的事件被公众广泛关注,在第一时间从各种角度解读了这个事件,于是我们知晓了专研于“精神控制”的PUA(很多文章对何为PUA有详尽描述,在此不做赘述),知道了这类人被称为Gaslight,也知道了他们惯用的套路……
熟悉对方的套路很重要,可以有助于我们识别出对方的伪装,预估下一步的走向,对于有招架能力的人来说,可以“见招拆招”。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拆”的能力,对于那些有“被套路”风险的人来说,只是意识层面的“知道”其实并没有太大作用,无意识的趋力仍有可能让人晕晕乎乎就进了套。
包丽不知道自己被控制了吗?她感受不到自己处于这段关系中非常难受吗?从她与朋友的聊天记录看,她并不是没有感知的,更多的是无能为力。她也质疑过、反抗过,然而最终没有敌过对方的“回击”,也没有把持住自己内心深处的趋力,就像一个踏进沼泽的人,在她意识到掉进去的时候,已经无法抽身了。
包丽和同学的对话
如果说“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那为什么还会在一段痛苦的关系中继续耐受着那份痛苦而无法自拔呢?
因为那段关系里有“诱惑”,有内心想要满足的需要,有让人可以获益的地方,而这种获益常以非常隐蔽的方式存在,故而觉察不到,让人受其驱使。
这样的模式在咨询个案中并不鲜见,这种“获益”不是头脑能理解的获益,它背后可能是很深的创伤或情结,也可能是每个人都共同存在的人性弱点。每个人都有可能因此遇“坑”,只不过遇到的坑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罢了。
所以说,除了“知彼”,“知己”的部分尤为重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坑,只有当你真的看清楚了自己为什么往里跳,才有可能停下来,然后选择用更加健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 ◆
想要被接纳,害怕被“抛弃”
◆◆◆ ◆
在PUA的操控术里,“利用对方弱点进行嘲讽、攻击,贬低对方自身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让对方陷入“我不好”的自我感受里,可以激发起对方“不被外界接纳”的恐惧,而此时的控制者扮演那个“接纳者”,从而让对方紧紧地抓住操控者不敢轻易放手。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不被外界接纳”的恐惧,那会让我们感到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感受到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威胁,生出巨大的恐慌感。于是我们会压抑一部分不符合外界标准的自我,去迎合甚至是讨好,为的就是得到外界的认可和接纳。
在这个事件中,牟某是利用包丽“非处女”的身份对她进行贬损和攻击,一开始包丽并没有认同他的看法,当他指责包丽把“最美好的东西”轻易奉献给了别人的时候,她回答说“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将来”。
牟某随后对她说,这个问题是经由他的男性朋友提醒才意识到的,并且不断强调说,“男生都会介意”。这样,“非处女”的问题就由他的个人偏见上升到了整个男性群体的价值认同,而此时的包丽面对的是被所有男性排斥的威胁。
包丽和牟某的对话
“性自由”的声音在中国被提出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对“性”的羞耻感仍然深植于广大女性的心中,只是越来越开放和多元的声音暂时缓解了对性自由的焦虑。
但缓解不代表不存在,“荡妇羞耻”仍然被很多人用于对女性的羞辱和控制,因为在女性的内心深处,这种羞耻感一直潜伏其中。对于包丽来说,与其说是被牟某“洗脑”,不如说是内心原本就有的担忧和羞耻感被击中。
这种突然被翻动出来的强大的内心冲突很容易让人丧失掉去外界检验信息真伪的动力和能力,再加上牟某作为信息灌输的那一方表现得非常确定和强势,并且表现出因此事感觉到极端的痛苦,这更让人容易相信信息的真实性。这一点可以体会一下,如果你是老师,班上有两位同学说肚子疼想请假回家,一个是轻飘飘地说自己肚子疼,一个是满头大汗疼的在地上打滚,你会有什么不同感受?
此时的包丽,面对“男生都会介意”的世界,她已经没有去迎合“处女”标准的可能了,她只能陷入悔恨和自责。
2019年2月4日,她和朋友聊天时说:“我现在被他洗脑了,他说男生都会介意,越爱你越介意......我都被他说服了,我以前觉得我不会为做过的事情后悔,我现在觉得好后悔。”
她开始觉得“自己是不好的”,形容自己“是一块垃圾”。而这样的“垃圾”不但没有被牟某抛弃,反而那个“熠熠闪光”的他还表现出了对自己深深的迷恋。
一方是“都会介意”,会排斥你,不接纳你;另一方是你都如此“不好”了,我还是要跟你在一起并且离不开你。此时包丽的角色,就像是一个被驱逐无处可去的流浪者,找到了一个收容之所,她又怎敢轻易离开这里?何况这个收容之所看起来还挺光鲜亮丽。(牟某人称“北大刘昊然”,积极参与各种学校活动,言谈之间显得非常自信)
◆◆◆ ◆
我不想成为“坏人”:
“施害者”的惩罚与偿还
◆◆◆ ◆
但实际上呢,包丽的内心深处并不会真的感到安稳,牟某会隔三差五地通过各种方式揭开她的伤疤,让她陷入自责和恐惧。当人陷入难受情绪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想要采取一些方式来应对,从而缓解焦虑。这时候,牟某再一次出手了,他提出了让包丽“偿还”的方案,这正是“自责”或“自罪”者所需要的。
在这里,牟某跟她玩了一个“施害者、被害者、拯救者”的游戏。首先,他说服包丽成为了受害者(失去贞洁),同时也是施害者,因为他把会被害的缘由归为她自己的不自爱(自己把自己害了),而不在于男性对她提出性需要(跟包丽在一起后,牟某还强迫她为自己打胎)。同时,自己扮演拯救者的角色——男人都会介意,而我会娶你。
受害者的角色本身会让人感受到巨大的痛苦,而同时又找不到外界的施害者,只能陷入深深的悔恨和自责,所有心理冲突都困在自己身上没有出口,而后陷入深深的无力之中。
再加上牟某之前就在她身边一直扮演着“拯救者”和“导师”的角色,当她在学生会选举中遇到困难,他用娴熟老练的人情世故帮她运筹帷幄时,她就已对他产生了仰慕和依赖。而这依赖,更容易让此时无力、迷茫的她对他盲从,把他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后来女方搬离学校宿舍,住在了男方家里)
在另一对“施害者—被害者”关系中,包丽还是施害者,而牟某却成为了受害者——因为太爱对方想要完整地拥有对方,所以女方的“不自爱”让他备受折磨。于是,包丽作为“有错”的那一方,开始了不停升级的“偿还行动”,为牟某所控制。
通常在“施害者”角色上的人都不会觉得好过(病态人格除外),会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自己内在良心的谴责,二是来自社会道德层面的压力,会感到“被社会抛弃”的威胁。此时,这个害怕成为“坏人”的施害者若被告知可以“补偿”,那么是很容易付诸行动的。
这里牟某用以控制她的逻辑是——因为你是施害者,所以应当被惩罚。你害我如此痛苦,所以你应当满足我的需要、弥补对我的伤害。
每一次“惩罚、偿还”过后,都会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依恋阶段,让她感到些许安全感,这会让她造成一个错觉——被惩罚以及做些事情去偿还是有用的。然后过一段时间,这样的戏码再次上演并再度升级,不断循环。(惩罚时他称她为“狗”,她称他为“主人”,依恋时他叫她“妈妈”,他是她的“宝宝”。)
这样一次次的循环往复,很容易让人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最终彻底丧失挣扎和改变现状的动力,陷入“被控制”的境地,只把残存的一点能量用于应对各种难受的情绪,丧失了去看清、解决问题的能力(包丽跟朋友的聊天可以看出她的难受情绪,并表达了自己对改变现状已“无心无力”。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回归疗法中的“守界”),直至消耗在应对消极情绪上的心理能量耗尽,彻底崩溃,服药自杀。(回归疗法中的“溃界”)
上图为包丽和朋友的对话
左图为他俩最后的文字信息,右图为女方的微博文字
◆◆◆ ◆
希望我对他人而言是重要的:
对方的痛苦都是我害的
◆◆◆ ◆
无论是“施害者”“受害者”还是“拯救者”,对这种角色的认同除了外界的投射和塑造外,如果没有来自自我的认同,也是不太容易成功的。作为一个人类,如果有人天天看见你就说:“其实你是一只熊”,你大概也不会真的觉得自己是熊,反而会怀疑对方的精神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之所以会认同这些角色,同样是因为这其中有获益。
受害者:
虽然会体验到“被害”的痛苦,但是可以把这痛苦的缘由投给“施害者”——我这么痛苦都是因为你害的,于是就不用对自己的痛苦负责,并且可以对“施害者”进行内疚控制。
拯救者:
有道德优越感,有自我价值感。
施害者:
自己是“强大”的一方,而对方(被害者)处于弱势。在关系中,一个人可以因你而受伤,说明对方很在乎你,你对他而言,真的很有影响力、很重要,由此带来连接感和存在感。
付出的代价
因为有这些隐秘的获益,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去主动认同这些角色,因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受害者不断体会着受害的痛苦,并且把责任全部推给施害者,这也让他丧失了从痛苦中走出来的可能。
拯救者看起来似乎很讨好,但很容易被卷入别人的关系中,招惹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被“吸血鬼”特质的被害者控制,超负荷地付出自己的精神、物质投入这场拯救行动中。
施害者一边忍受着自己内心的煎熬,一边受到外界的谴责,被“内疚控制”的施害者,在永无止尽的“偿还中”逐渐丧失了自我。
摄影/JúniorFerreir
也许有的人会问,牟某难道不是真正的施害者吗?这是我们没有“进坑”之人的现实视角—一个自以为的拯救者和受害者,其实恰恰制造了最大的伤害,能让读者们气愤到“爆肝”。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这辈子都不会遇到这样的人,这当然很有可能,这也是为何此事爆出后大家都为之震惊的原因。虽然不会如此极端,但“施害者、被害者、拯救者”这样的心理结构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存在,悄悄地影响着你的人生,让人陷入无尽的纠葛之中,无法体验到真爱。
“想要被爱”是每个人心底的渴望,会用pua控制别人的人,恰恰是不知真爱为何物的可怜之人,做出了令人发指的可恨之事。
这篇文章看似剖析了很多,其实这些内容与真实的“包丽事件”也许并没有多大关系,毕竟没有与当事人做咨询工作,谁也不会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以上的剖析,更准确的说是借“包丽事件”——这个我听到的故事、看到的材料形成的意象,做一些探讨和分享。
还想说明的是,希望大家反求诸己地看清楚自己“跳坑”的获益,并不是鼓吹所谓的“受害者有错论”,在心理动力的层面,没有是非对错,只是“一牵一动、一来一往”的因果交织。
最终,还是要回到德尔菲神庙上的那句神谕——
认识你自己
无论你是否身陷泥潭,无论你此生是否会遭遇PUA,认识自己、看清道路,脚下的每一步都可以有新的选择。通过个人成长,走出情结的樊篱,是最根本的走出情感控制和勒索的出路。
靠讨好得来的“爱”,
不是真爱;
靠控制得来的,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