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外敷,可以治疗口腔溃疡、扁桃体肿大、小儿霰粒肿、高血压、口疮、胃肠功能障碍等多久疾病。
中医上把这种方法叫引火归元,也叫引火下行。
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是肾虚导致的浮阳上越,或虚火上炎。命火不足,肾阳衰微,阳不归舍,浮阳上越则出现上热(口干、面赤、咽喉痛、牙痛,)下寒(腰痛,四肢发凉,便溏,等证。
这是传统上的解释,但对于临床而言,根本没什么意义。
《本草纲目》里也提到:”吴茱萸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
但引火下行、引火归元这两个说法,具体是什么含义,中医上从来没有明确过,这里的火到底是什么概念?是如何把火引下来的,把火引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正是因为概念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大家就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导致中医根本就没有一个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
一位很有名的老师是这么解释吴茱萸的引火下行功效的:吴茱萸有非常强大的降逆功效,它的药性进入人体一路下行,能够把上冲的邪气拽下来,一直拽到脚底板。吴茱萸可以引自身之火暖自身之寒,尤其适合那些上热下寒的人,可谓是上热下寒的要药!
毫无道理可言的说法,姑且一听了之。
先来讲一下上热下寒。顾名思义就是身体上半部发热,下半身是发凉的。在之前的节目里我反复提到,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提供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细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和保持体温恒定。
现在上半身热,下半身凉,说明了一个问题,身体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了,上半身的血液循环是正常的,而下半身的血液循环是受阻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头离心脏太近,脚离心脏太远。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心脏,心脏在左侧胸腔里,这是血液循环的起点。毫无疑问大脑是全身最最重要的器官,它的地位如此重要,所消耗的血液和氧气也更多。大脑只占全身总重的2%,但却占据了全身20%的供血量,但身体出现缺血时,也是优先保证大脑的供血,这也就决定了上半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程度,那么上半身细胞所需的葡萄糖和氧气也能得到足够供应。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一个部位,那么从心脏出发到脚的这条血管也是最长的,血管受到的阻力也是越来越大,血液的运行也是越来越慢,到了脚这里,血液运行的最慢,为细胞提供的葡萄糖和氧气也会越少,细胞产热不足,表现出来就是下肢发凉。
简单来理解,局部发凉代表局部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障碍,无法为细胞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葡萄糖来完成氧化反应,产热量就少。
先来看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就是夏天的时候血压不高,气温越低的时候,血压升高的很明显,而且是舒张压、收缩压同时升高。患者除了血压升高以外,还伴有明显的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病因咱们上一期就提到了,夏天气温高,血管是扩张的,血液运行受到的阻力小,全身的血液循环顺畅;现在天气一凉,下肢的血管遇冷收缩了,血液运行的就慢,在主动脉中的血液分不出去,那么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自然就更大。
为什么吴茱萸外敷脚心为什么能降血压呢?原因就是吴茱萸能提高局部的产热机能,局部产热增多了,血管会扩张,血液运行的阻力减小,血液能正常的流动起来,主动脉中的血液能分出来了,对血管壁的压力自然也会减小。
所谓的引火下行和引火归元,实际上是通过提高局部的产热机能,扩张下半身的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