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湿气”估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湿邪最容易与其他邪气相互纠缠,比如湿热、湿温等就是常见的湿邪兼证。
对于湿热、湿温的遣方用药,还是温病学派的方法更管用,比如在湿温初起且兼有表证的时候,可以选用藿朴夏苓汤,不过当表证不明显或者说病位较深,没有表证的时候,这个藿朴夏苓汤就不管用了,那么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剂呢?对于湿温初起表证不明显或者说病位较深,没有表证的时候,就该用到下面这个方子——三仁汤。
三仁汤出自清代名医、温病学派四大家之一的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方药具体组成: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苡仁六钱,半夏五钱。
为了方便记忆给大家介绍一个趣味记忆法“三人(三仁:杏仁、蔻仁、薏苡仁)爬竹(竹叶)竿(甘澜水),扑(厚朴)通(通草)滑(滑石)下(半夏)来”。
古人在本方的用法上有个小讲究——用甘澜水煎煮。
“甘澜水”就是将水从盆里舀起来,然后再倒回盆里,反复千遍之后,水面上会出现许多密集的小水珠,然后取用,此制取法源于医圣张仲景。
不过现在因为难以制取所以就直接用水煎服了。
本方具有良好的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湿温初起以及暑温夹湿且湿重于热的情况。
何为湿温?清代名医吴鞠通指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临床主要表现可见头身困重,肢体倦怠,呕恶纳呆,浑身酸懒,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精神不振,头痛恶寒,午后身热,舌苔白或厚腻、甚或发黄,脉象濡甚或濡数、滑数。
三仁汤的配伍奥秘究竟是什么呢?方中杏仁化湿偏于降浊,且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偏于醒脾,行气宽中,畅中焦之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健脾,使湿热从下而去。
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
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通草清热偏于利湿,竹叶清热偏于泻火,滑石清热偏于通利,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
半夏、厚朴行气化湿,半夏醒脾燥湿化浊,厚朴芳香行气化湿,是为佐药。
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具有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诸药相互为用,气畅湿化,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由于三仁汤的临床疗效较好,所以现代也有更多的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肠伤寒、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胃炎、急性高山病、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不过这个三仁汤也有使用禁忌,比如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则不宜使用。
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兼夹证的出现,需要根据兼证进行加减化裁。
常用的加减化裁方法是这样的:热势重者,加栀子、黄连;湿浊甚者,加大薏苡仁、通草的剂量;若气郁者,加大厚朴用量,再加枳实;若大便溏泻,加大薏苡仁用量、再加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