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说,我想给你聊聊口臭。
我和我的老师,从前在农村做医疗支援的时候,常用一些简而又简的办法,帮助乡亲们解除病痛。所到之处,我们是受人尊敬的。有的时候,主人家留我们吃饭,我们盛情难却,也只好从命。
有一回,我们帮一个老太太调心脏病。事后,她家儿媳妇留我们吃饭。粗茶淡饭之间,儿媳妇忽然凑过来,跟我们说,她也有个事儿想请我们帮忙。
怎么了呢?答曰:口臭!
我当时心里就有点不解:这个妇人,年纪不大,身形也不肥胖,看上去是纤弱之体,和一般口臭患者的粗壮火热之体比起来,相差太多。她怎么也口臭呢?
我老师就问她,你怎么个臭法。
妇人还有点不好意思了。她小声跟我们说,就是早晨醒来的时候,嘴里面酸臭酸臭的,连丈夫都嫌弃她。白天走出去和熟人说话,不敢离得太近,害怕人家闻到。
我老师给她看了舌脉,发现舌苔白腻,舌体偏于胖大,边有齿痕,脉象偏滑。然后就问,除了口臭,日常消化好不好。
妇人回忆了一下,说不太好,总跑厕所,身子骨还怕冷呢,也偶尔会感觉胃胀。
我老师看到这,不忘教导我,回头跟我说:“看见没?阴湿口臭”。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老师给她写了一个小方子:准备中药益智仁和甘草,两者按照1比2的比例配上,磨细粉,搅拌均匀,装在瓶子里。早晨起来、晚上临睡,用舌头舔在口中,舔一下就行。白天出门或和人交流之前,也可以舔点进去,过段时间就好了。
妇人欢喜而去。
这是什么道理啊?回来的路上,我老师给我讲解了一番。现在,我再把其中的深意,结合我自己的体悟,给您再讲一遍。
其实,这个女子的口臭,在于脾胃虚寒。一般来说,口臭都是胃火、痰热所致。但这不绝对。如果你的脾胃虚寒,那么就无法运化水谷,造成积滞,使得湿浊不化,内蕴于中焦,这也会导致口臭。这种口臭,直接因素是食物积滞、痰浊内蕴不假,但是其根本,是脾胃虚寒。所以我老师叫他“阴湿口臭”。这样的口臭患者,口气酸臭,但是舌苔白腻,不见舌红苔黄等热象。也就是说,患者没火。他们也可能伴随便溏、胃胀、消化不良等现象。
关于这个道理,其实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后来,我考《景岳全书》,发现先贤早就写过这样的话:“口臭虽由胃火,而亦有非火之异。盖胃火之臭,其气浊秽,亦必兼口热口干,及别有阳明火证者是也。若无火脉火证而臭如馊腐,或如酸,及胃口吞酸,饮食嗳滞等证,亦犹阴湿留垢之臭,自与热臭者不同,是必思虑不遂,及脾弱不能化食者多有之。此则一为阳证,宜清胃火,一为阴证,宜调补心脾,不得谓臭必皆热,以致生他病也。”其中,“阴湿留垢”四个字,准确概括了这种口臭形成原因。同时也指出,这个时候得用补法。
在这种认识下,我老师用益智仁配甘草的办法就好理解了。益智仁温脾散寒,行脾胃之气,甘草补脾和胃,两者配合,恰中病机。
其实,我老师这个办法也是早有的了。它在《经验良方》第14卷里有记载。我不得不佩服我老师涉猎之广。
总之,您记住了:口臭,可不一定都有火。
好了,就说这么多。
本文理论依据:《景岳全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华药海》、《临床实用中药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