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日本举行一年一度“裸祭”活动,约1万人紧挨着争夺幸运木棒,场面惊人。该节日深受不少人喜爱,但全程伴有超密切接触,引发民众对疫情扩大的担忧。
截至2月16日,日本国内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约400人。
再看看我国人民日报2月16日的报道:2月16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市民若身体不适一定不要带病上班,上班记得戴口罩。上班期间尽量不要串岗,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进行交流。下班后,不建议在单位逗留,不约饭,不聚会,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接触。
不仅如此,很多小区都是凭借出入证才可以进出小区,保安哥哥都会贴心的为您测体温。北京新闻报道,一位62岁的女士因为不戴口罩也拒测体温,被社区医院的人拦住不让进入购药,该女子辱骂工作人员,结果被民警拘留2天。
在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湖北以外省份疑似病例的诊断中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其中的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吏;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
我们也可以看到第四条就是聚集性发病。
聚集性发病可不是专家大脑一热想出来的,关注一下近期的新闻,大家不难发现聚集性发病时有发生。
1月23日,广东省卫健委通报省内已累计发现聚集性疫情6起,均为家庭聚集。
1月24日,天津市卫健委通报的新增病例中,有2例病例均属天津动车客运段乘务车间职工,由此天津市出现聚集性发病病例。
1月27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通报市内又确诊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为青岛市首起家庭聚集性病例。
1月27日,安徽省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月26日24时,安徽省共报告聚集性病例3起,共发病7人,其中2起4人发生在合肥市,互为家庭成员关系;一起3人发生在阜阳市,由朋友聚集引发。
为预防聚集性病例的出现,很多地方也发布停止聚集性活动的通告。
看了上述报道,有人也会质疑,聚集性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我们小哥们感情好情谊深,偶尔聚个餐感染的风险应该不高。
但是您也不要忘记有男子买菜未戴口罩15秒感染的病例发生,各位感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这条新闻。
对于15秒就感染病毒,大家也不要过于纠结。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何主任回答:时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变量。接触模式、接触方式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所以大家不要纠结于这15秒,接触模式、接触距离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平时我们应该怎么防护?尽量保持安全的距离,同时做好防护,该戴口罩的时候戴口罩,戴口罩的同时也要和他人保持安全的距离(至少1.5米),该洗手就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外出不聚会。这个比时间更重要。
当然还会有人质疑:国人的体质就是差,外国人的体质不一样。那我们在看看人民日报微博消息,日本厚生劳动省17日傍晚称,停泊在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新增99名新冠肺炎病例。钻石公主号累计确诊454名新冠肺炎病例。
可以看到疫情期间,聚集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都是致命性的。
提到安全距离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2月15日,日本举行一年一度“裸祭”活动,约1万人紧挨着争夺幸运木棒,场面惊人。该节日深受不少人喜爱,但全程伴有超密切接触,引发民众包括我国国人的情绪不是“没事啦”,而是对疫情扩大的担忧。
关于新冠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飞沫与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明: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一般在1-2米内,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
但是我们人为的开个party,聚个餐,或者像日本那种“裸祭”活动,我们开心的同时,病毒也开心。
它们会开心的从新冠肺炎患者或者潜伏期的患者那里飞过来,着陆到我们的口鼻、呼吸道、眼睑处的粘膜,来者不善,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会和粘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蛋白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就像钥匙和锁的配合一样。
这种特异结合使病毒进入细胞,释放自己的遗传物质,伪装成细胞内的一部分,逐步接管细胞的资源和能量,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合成的成千上万的新病毒将继续损伤其他细胞,最终造成肺部的感染和损伤。
戴口罩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把这些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飞沫阻挡在外面。
除了外出戴口罩,洗手也提上日程,因为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大家都没有免疫力,人人易感。要避免用手触摸楼梯的扶手,电梯的按钮等小区公共设施的表面,触摸之后一定不要去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要尽快洗手。
如果局部病毒量很高,2秒也会传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这个病毒总体来说传染性上比较强的,15秒接触造成传播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没有防护,局部病毒量又很高,一句话工夫飞沫就可能到了,你就被感染了。别说15秒,2秒也会造成传染,所以防护很重要。
防控的效果如何?不能听专家,要看证据和结果。
2月17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最新发表新冠肺炎研究,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结论和讨论中明确包括:
总体流行曲线的下降趋势表明,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接触、多渠道高频率地传播关键的预防信息(例如,洗手、戴口罩和求医信息),以及动员多部门快速反应,有助于遏制疫情。随着人们返回工作岗位,仍需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
还是看不懂,如果您每天关注数据,就应该知道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数13连降。你能说这里没有你、我、他严格防护的功劳吗?
既然防护这么重要,亲们还会觉得我们的防控措施过度吗?
最后还是送上我们医学界新晋的男神——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防护攻略。
这位说出“全部换掉,全部换岗。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不能欺负老实人”的张文宏告诉大家:
外地回来,建议先“闷”两周。只要“闷”两周,就可以把病毒给“闷”掉,为大家复工和复学后的正常生活创造条件。
2周不是很长,但对整个战役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人都是战士,隔离点的每个人都是为此做贡献的战士。
工作了怎么办?工作防护两不误!
1、哪怕在办公室里,也应该戴好口罩。
2、开窗通风,不要开中央空调。
3、哪怕关系再好,人与人之间也该保持一米以外。咳嗽礼仪。
4、分餐吃饭,使用公筷。
5、不仅饭前便后要洗手,碰过电梯按钮、公共办公用品之后也要勤洗手。
6、外出回到家后先脱外套,将衣服挂在家里玄关或者门口衣架。
7、脱外套后再摘口罩,摘掉口罩一定要再次洗手。
8、可以的话回家后尽快洗澡。
如果做到以上这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就会很低。
还有人会说:家里没有吃的了,超市购物怎么办?
科学的防护指南送给您!
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您的转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病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