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持续。
据我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截止2020年2月5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28060例,超过2003年SARS(非典)全球最终确诊人数8098例的2倍余。
与2002年发生广东的“非典”(SARS)相比,疫情发展迅猛。
两次疫情最早的病例都出现在12月份,发生地区人口密度和总人口数也相似。
SARS疫情,在当年同期,即2003年2月初,病例还集中在广州市及周边,发病人数仅有100多例,甚至还没有被公开。
显而易见,发生在的这次的疫情发展远比SARS快。
但是,有一些人却一直说,这次疾病的传染性弱于SARS。
为什么有人一直坚称这次疾病的传染性弱于SARS?
人们的这种认知主要是基于一种被称为基本传播比数(Basicreproductionnumber,R0)的指标。
R0的定义是,在一个全部没有接触过一种新疾病的人群中,一个病人能传染的平均人数。
当一种疾病的R0>1时,说明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具有发展成流行病的潜力,需要加以控制。
R0越大,说明这种疾病传染性越强。
比如,传染性最强的麻疹,R0最高可达18,即一个病人可以传染给18个人,比“一传十,十传百”的谣言传播还快。
目前最常见的传染病,即流感,R0被评估为2。
SARS由于流行时间有限,R0评估存在一个较大范围差,为2~5之间。
新冠疫情之初,WHO就给出了1.2~2.4的R0估值。
很多人正是据此坚称,这次疫情的传染性低于SARS。
近日,很多机构和研究者也纷纷给出了不同的R0估值,数值间存在很大差异。
为什么这次疫情的R0低于SARS呢?
说到底,R0还是通过调查获得的流行病学数据依据一定数学模型计算出来。
疫情发生之处,收集的流行病学资料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疾病的状况。
而且,迄今公开发表的流行病学资料仅有最早期的425例,根据这些数据模拟出来的R0显然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这样,基于一些有缺陷的数据模拟出来的R0估值自然难以反映实际传染性。
新冠病毒更狡猾?
事实正如实际的数字告诉我们的那样,相比于SARS,新冠疫情发展迅猛,超出几乎所有人的预期。
但是,相比于SARS和MERS,重症率和致死率却是要低不少。
同时,各地报告了大量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这种情况虽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是一种危险信号。
因为,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更容易造成“隐性传播”,即在得不到诊断和隔离,不知不觉中造成人群的传播。
这无疑给疾病防疫和每一个人的安全性带来挑战和更大风险。
另一方面,这次的疾病表现出更明显的社区传播性。
就是在没有明显的密切接触史的情况下,被“莫名奇妙”的传染,有点趋向于感冒和流感的传播模式。
我们知道,感冒和流感是两种“失控”的呼吸道传染病。
特别是流感,即使没有大流行,仅有季节性流行,每年也造成全球数百万重症患者,更是造成数十万死亡。
比如,美国CDC2017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估计,季节性流感每年在全球导致29~65万人死亡。
如果新冠疫情得不到控制,也有发展成一种“新流感”的趋势。
因此,有的专家就形象地比喻说,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更狡猾。
人们一旦不能战胜病毒的这种狡猾,造成疫情失控,危害的就绝不仅仅是,中国,而会成为全人类比流感更严重的灾难。
因此,在这种疾病疫情早期,务必不可掉以轻心,应该竭尽全力将之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