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口腔医学研究在多个领域里获得重大突破,我国口腔医学界相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0项,在全口义齿固位、慢性腮腺病、颌面战创伤、龋病、牙髓病、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涎腺肿瘤治疗、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等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引领着世界口腔医学的创新和发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400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国家科技进步奖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可以根据其性质和范围,分为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国家安全、重大工程等四类项目。
自2000年以来,我国口腔医学界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引领着我国口腔医学的创新与成果。
现将我国口腔医学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获得者和成果内容介绍如下。
郭天文教授
“全口义齿固位的研究”项目——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郭天文、施生根、赵铱民、欧阳官、冯海兰、闫召民、施崇山、毛勇、刘宝林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成果内容:在国内最先建立口腔生理信息微机采集处理系统,首创咀嚼颗粒图像分析法,研制成功ZS-Ⅱ型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建立了实测义齿固位力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固位与颌位及义齿咀嚼效能的关系,明确了升颌肌肌力对于全口义齿固位的突出作用。
首次提出全口义齿依靠物理力和生物力的共同作用获得固位。
首次提出口颔肌肌力闭合道终点是制作全口义齿的最适颌位,将正中咬合建立在最适颌位是全口义齿获得良好固位的关键。
在国内率先研究发明新型牙用磁性固位体及磁性固位技术,应用种植、覆盖磁性固位技术解决了疑难患者全口义齿的固位难题。
王松灵院士
“腮腺慢性病病因学、诊断及治疗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王松灵、徐岩英、邹兆菊、胡碧琼、朱宣智、李钧、孙涛、章魁华、王雁、马绪臣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成果内容:探讨了腮腺慢性炎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转归、病因及与舍格伦综合征(SS)的关系,基于其本质及各自特点提出新分类,探讨各病变有效治疗方法。
首次提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名称并明确定义,通过小型猪开展注入甲紫致腺体萎缩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临床研究,研究提示此病的机理为萎缩纤维化。
探讨了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综合分型、发病的易感因素及诊断方法,开展了临床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富组蛋白和乳铁蛋白抗口腔念珠菌的作用特点及机理、白色念珠菌感染与黏膜上皮增生及癌变关系、涎腺基因治疗口腔念珠菌等研究。
“口腔颌面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王松灵、胡静、龙星、张益、廖贵清、刘怡、王大章、胡冰、范志朋、张春梅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成果内容:针对慢性炎性反应及放射损伤造成的涎腺功能低下进行了病因学研究,发展了涎腺内镜微创及涎腺基因转导技术,重建了涎腺的形态和功能。
针对颌骨及关节的畸形进行了研究,获得牵张成骨的关键技术参数,研发了新装置及牵张成骨新方法;研究并应用新的颞下颌关节疾病诊疗技术;研发颌面创伤新的诊疗技术,良好地修复了严重颌面畸形及缺损的形态和功能。
针对牙齿及牙周组织缺损,利用干细胞及组织工程技术实现了生物牙根及牙周组织再生。
刘宝林教授
“颌面战创伤基础及临床救治研究”项目——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刘宝林、周树夏、赵铱民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成果内容:创立了颌面战创伤早期处理的最佳清创时限、最佳清创范围、最佳修复时机的“三最佳”原则。
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新产品——颅颌面系列种植体,解决了颌面战创伤组织器官缺损的功能修复难题;首次提出游离移植骨中存有活的骨细胞的新理论,修正了“爬行替代”学说游离植骨不能同期牙种植的传统学说,对临床开展非血管同期牙种植的手术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非血管和血管化骨移植同期牙种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以及采用计算机快速成形种植体支架等综合整复技术。
在国内外首次确立了颌面部爆炸伤早期治疗原则,并实现了中晚期形态与功能的修复与重建。
张志愿院士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形态与功能重建”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张志愿、邱蔚六、张陈平、孙坚、郑家伟、竺涵光、张志勇、胡永杰、季彤、徐立群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成果内容:应用多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串联修复大面积、洞穿性缺损,使患者术后面形、呼吸、吞咽及言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课题组还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CAD/CAM)技术、牙种植体和颧种植体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用于颌骨重建,实现了个体化功能性重建的目标,解决了患者咀嚼效能低下的难题。
建立腓骨瓣牙种植牵引技术,使颌骨重建、牵引成骨和牙种植同期完成,治疗周期显著缩短,术后外形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开展难度极大的高位颈动脉重建术,为挽救和延长高位颈动脉受累患者的生命开辟了新的途径;建立颅颌面联合根治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采用血管化组织瓣一期整复颅内、外缺损;开展全舌、全口底及全喉切除与重建术。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临床治疗研究”项目——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张志愿、赵怡芳、周国瑜、郑家伟、秦中平、范新东、赵吉宏、竺涵光、张陈平、王延安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大学口腔医学院、临沂市肿瘤医院。
成果内容:通过研究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特征,制定并实施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疗规范,降低因不合理、不规范治疗所致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
在国内率先提出气管切开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的无水乙醇栓塞为主、辅以平阳霉素注射或手术整形的综合序列治疗概念和方法;率先采用弹簧圈、无水乙醇栓塞辅助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及双介入颌骨动静脉畸形;首创手术翻瓣后激光直接照射方法,治疗面颈深部静脉畸形;率先采用波长与光敏剂最接近的氪激光光动力治疗微静脉畸形;应用转基因方法,成功获得5个四环素诱导调控的条件化MT转基因小鼠模型。
樊明文教授
“龋病牙髓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樊明文、边专、彭彬、范兵、陈智、郭继华、杜民权、许庆安、聂敏、宋亚玲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大学口腔医学院。
成果内容:揭示了变形链球菌在各类人群口腔自然菌丛的传播与稳定定植的特点;基于龋病感染性特点,国内外最先提出DNA免疫技术防龋的学术观点,首次构建抗变形链球菌防龋DNA质粒pCIA-P、融合防龋DNA质粒pGLUA-P和靶向融合防龋DNA质粒pGJA-P,实验证实可显著降低龋损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建立了牙髓炎症和牙髓修复模型,观察了牙髓炎症和修复状态下多种调控因子的表达特征,探讨了根尖周组织损伤特点,对牙髓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及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建立了一整套现代根管治疗的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率先提出C形根管分类法,并对疑难复杂根管包括弯曲根管的诊治进行了深入研究。
俞光岩教授
“涎腺肿瘤治疗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俞光岩、马大权、高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孙开华、吴奇光、毛驰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等。
成果内容:创立了部分腮腺切除治疗腮腺肿瘤的新术式,既保留功能又避免“复发”的沃辛瘤手术新方案,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新方法,避免或减轻面部瘢痕和下唇麻木的腮腺手术新入路,手术结合192铱组织内照射控制腮腺癌复发的新疗法,建立了针对性强、个体化的涎腺肿瘤诊治规范,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学东教授
“牙体牙髓病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周学东、李继遥、黄定明、叶玲、徐欣、郑黎薇、程磊、胡涛、胡德瑜、尹伟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
成果内容:该项目首次建立了中国人口腔微生物资源库;研发了以维护口腔微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疾病综合防治适宜新技术;发现牙髓根尖周病骨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大样本研究国人牙齿根管系统解剖特征,建立国人根管解剖数据库,研制了符合国人根管解剖特征的根管治疗临床评估标准,有效指导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
张陈平教授
“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为张陈平、孙坚、白石柱等人。
主要完成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等。
成果内容:针对颌骨缺损功能性重建这一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项目组首创“四段式”下颌骨重建策略,解决了大型失位性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临床难题;首创血管化腓骨增宽牵引种植技术,开创性地将显微外科、牵引成骨与牙种植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颌骨重建从“形态修复”到“功能重建”的突破。
(本文由作者参考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等网站整理撰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