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是唇部黏膜呈脱屑、脱皮或鳞屑、皱褶和皲裂、炎性渗出、黄色结痂、血痂、脓痂,局部瘙痒、刺痛,唇部充血水肿、糜烂或形成红斑等为主要症状,有的还会出现唇部肿胀、巨唇,唇部脓性分泌物、脓肿,唇部红色水肿斑块等症状表现的唇部黏膜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局部刺激因素,寒冷干燥气候因素,精神因素,细菌和病毒感染,过敏源、化学接确,遗传因素,物理环境(如日晒、风沙),循环障碍等原因有关,临床上常规治疗主要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维生素、抗生素、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但疗效欠佳,故目前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
广州市南粤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专科专家组基于中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之经典理论,从中医“脾胃论”理论与现代医学“菌群稳态”角度切入对慢性唇炎的认识和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其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1
中医对慢性唇炎的认识
慢性唇炎属于中医“唇风”之范畴。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的“脾窍于口,其华在唇”,提示了脾与口唇的密切相关;之后《外科正宗》的“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痛难愈”,首先提出了“唇风”之病名,并对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以及预后转归进行了初步描述,当今亦有报道从脾胃论治慢性唇炎效果颇佳。因此,从中医脾胃论角度入手探讨慢性唇炎的发生及其治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基于脾胃论治“慢性唇炎”
1、早在《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就有“……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以上内容是对“脾胃论”与人之寿或夭关系的论述。结合脾胃的生理特点,广州市南粤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专科专家认为,脾主运化, “脾胃”能使脾胃之升降、润燥之刚柔相济,以及能平衡脾胃之阴阳偏颇以助脾得以升清、运化,助胃得以降浊、腐熟的治疗法则。
2、从微生态角度认识“脾胃论”,微生态学的研究从微观层面为中医“脾胃论”理论观点的认识开启了另一视角。通过微生态学研究发现,消化道菌群失调导致降解酶减少,可引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症状,这可归属于中医的脾失于“运”;而消化道菌群失调导致维生素缺乏引起贫血或维生素K合成减少的出血倾向则又类似中医的脾失于“化”,即脾失于化生气血和不能统血。同时,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发现,有关慢性唇炎病因的研究从肠道菌群失调入手有迹可循:
(1)发现慢性唇炎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和情绪的异常;
(2)实验研究表明肠道内菌群失调与精神活动异常密切相关;
(3)临床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慢性唇炎也能取得一定疗效。众所周知,B族维生素主要通过食物分解和肠道菌群而合成,即消化道菌群是否正常是保证体内B族维生素是否充足的前提。
因此,中医“脾胃论”与消化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密切,消化道菌群失调很可能是临床慢性唇炎发生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之一。
3、本院专家认为,脾胃论治疗慢性唇炎当以中医调理脏腑之气和中焦脾胃应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法则。临床诊治过程中切忌只见“病”而不见“人”。在具体处方用药时应结合岭南地区人群体质进行用药。鉴于广东岭南人既嗜进食鱼鲜等阴柔之品致使体内易滋生湿热,又因喜饮凉茶致脾胃易损从而表现出其体质特点的“混杂”,加之该地区湿浊之邪盛行也易蕴而化热或损脾伤气致脾胃不和,故该地区慢性唇炎临床发病往往以脾气虚、湿热、浊毒之证单独或兼夹出现,治疗宜健脾益气、清热除湿、化浊去毒。
3
医案举例
深圳的黄某,男,38岁,2019 年1月22日就诊于广州市南粤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专科。该患者反复唇部肿胀疼痛、皲裂出血、干燥脱皮,在其它医院诊断为“慢性唇炎”,虽经中西医多方反复治疗但均无效。患者来我院就诊时自诉口唇肿胀疼痛、皲裂的同时伴有口涎明显,长期困扰其生活。来诊时症见:唇部干燥皲裂脱皮,伴口涎明显、反酸嗳气、恶心欲呕、口苦不干、烦躁寐差,大便每日1~2行,质偏烂但未见黏液,无明显胃脘疼痛,纳食尚可,舌淡红苔根部白厚腻,脉濡。临床诊断为脱屑性唇炎,中医辨症为 “湿蕴脾胃型唇风”,当芳香化浊、运脾和胃兼以安神为治。处方如下:石菖蒲、白豆蔻(后下)、法半夏各10g,瓜蒌皮、郁金、白术、泽泻、白扁豆(炒)、枳壳、救必应各15g,茯神、海螵蛸各30g。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并嘱其清淡饮食,勿进食辛辣寒凉之品,保持心情愉快。
(患者黄某治疗前的唇部照片)
2周后复诊:患者诉口涎得以改善,恶心欲呕、反酸嗳气等胃脘不适症状减轻,口唇干燥症状有所减轻,大便每日1行,质稍烂,舌淡红苔根部白腻,脉濡。考虑患者虽因湿蕴脾胃,但日久脾津也有暗耗,当遵“脾胃论”之理而在健脾运脾、燥湿和胃的同时兼养脾阴为治,故易上方利湿之泽泻、白扁豆为养阴润燥且不滋不腻的白芍、石斛各15g,仍服14剂,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同前。
再诊时患者诉口唇干燥已改善,大便日1行,质软,夜寐差、心烦逐渐好转,服药期间因饮食不慎口涎症状曾有反复,舌淡红苔薄白,前部少苔,脉细而弦。考虑乃是脾胃湿蕴之邪渐去而失调之象渐显之故,当易芳香化浊开窍之石菖蒲、白豆蔻、郁金为健脾养阴涩津之芡实、麦冬各15g,芦根30g以平衡脾胃之阴阳偏颇,续进14剂。共服药40余剂后复诊,见其唇部滋润且一直无明显口涎泛口之困,未再见脱皮之象,诸症皆消除,唇部黏膜基本恢复正常,于是拟方巩固治疗2周中,并叮嘱患者平素多注意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患者依从性良好,治疗得以完满收功。
(患者黄某治疗后的唇部照片)
慢性唇炎在临床较为常见, 但发病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故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国内外也尚无系统针对其发病率以及病因和机理方面的研究报道。中医认为该病属于“唇风”范畴,本文即基于“脾胃论”与肠道“菌群稳态”角度切入,探讨了其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并初步提出其治疗具体治疗思路如下:首先,根据临床慢性唇炎患者口唇红肿热痛、干燥剥脱甚至皲裂出血之症状和体征,其表现的虚实症状亦有主次之分,用药时在滋养与化浊或清热之间当加以平衡,以防化浊或清热太过伤及阴津加重干燥出血,或滋养过度以助热(或浊)毒之邪而使红肿更甚。其次,谨记中焦“脾胃”为五脏中心,升降润燥相济,故无论化浊、清热还是滋养,均应时时兼顾运脾和胃,切勿过分寒凉以败脾损胃,或滋腻太甚而阻滞脾胃。除此之外,临床中尚需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对患者的整体状态有所把握以进行全面综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