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唇颊侧:
-至少有1.5mm宽的骨量,即使发生种植体周骨吸收,颊侧骨板仍能保持完整,修复体颊侧不会出现萎缩塌陷
种植体腭侧:
-至少有你0.5mm宽的骨量
种植体应该位于近远中正中位置,和两邻牙之间有等量的骨质。与近远中两邻牙釉牙骨质界间最少有1.5mm距离。种植体周将来会出现的骨吸收导致的缺损宽度往往少于1.5mm。因此,如果种植体周出现骨吸收,吸收区域仍维持在垂直方向上而不会导致邻牙的骨吸收。
两个相邻的种植体间至少有大于3mm的间隔,才有可能维持种植体间的软硬组织形态,避免黑三角。
种植体要离邻近牙槽嵴顶约2-3mm,离未来种植冠唇侧游离龈下3mm左右,薄龈型要比薄龈型植入更深,因为厚龈型牙龈退缩的可能性要比薄龈型少
如果种植体平面与游离龈过近,龈下创造修复体颊部出龈轮廓的空间有限,增加了修复体颈部美学的风险
研究认为: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体周的牙尖乳头取决于邻牙的牙周状态。正常生理状态下,相邻两牙间的牙槽间隔会支持牙尖乳头的丰满度即充满牙间隙,该间隔顶点距两牙冠邻面接触点之间距离小于5mm,则两牙间隔会被牙尖乳头充满;当种植体相邻天然牙时,其宽容度变小,种植体和天然牙间的牙槽间隔距两牙冠邻面接触点不能大于4.5mm,否则会出现黑三角。
相关参考文献
在舌隆突植入种植体可能会带来一些卫生维护问题。因为冠长轴偏向舌侧,常需要使冠唇侧外形突出一些或进行“唇向校正”,牙冠唇侧盖嵴部分须扩展2-4mm。但是这可能会给种植体唇侧的菌斑控制带来困难,即使牙刷能够到达龈沟,也没有合适的角度进入唇侧龈沟进行清洁。
当偏腭侧植入时,穿龈区形态的改善可以在龈下调整。为了达到这种形态,种植体需植入得更深。这样可以防止在颈部发生食物堆积。而且偏腭侧植入常常需要更大的颌间距离。因为愈合基台需要在偏腭侧的位置穿出。在颌间距离不足情况下,将特别不利于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将来的修复。
种植体的中心位于冠切端的下方,这样在切缘下可以使用直基台粘接固位。而且还能适用于植入前颊侧已经发生吸收的牙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