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过智齿的朋友来聊聊体验?
同样是拔智齿
(指的是比较有难度的阻生智齿)
感受咋差这么多?
除去医生技术水平的因素,那还要看传统拔牙法和微创拔牙法的区别了。
传统拔牙的流程:局部消毒→麻醉→分离牙龈→劈冠凿骨→敲锤增隙→挺松牙齿→拔除患牙→棉卷压迫止血。
主要就是这两步,劈冠凿骨→敲锤增隙,让你留下痛苦的回忆。
因为传统拔牙就是利用了拔牙器械的楔力、杠杆原理等方法,设法增加牙齿和牙槽骨之间的间隙。由于器械的局限,遇到长歪的智齿,只能通过小锤来敲打,把牙齿劈成几瓣,这一锤子下去是可能凿掉一些骨头甚至导致下颌骨骨折……不仅拔牙时间长,术后肿胀的时间也会更长。
骨锤和骨凿的用途
凿骨:为了去除骨组织阻力,用凿子放在盖着智齿的骨头上,用锤子敲击,使骨头折断。
劈冠:和凿骨一样,只不过凿的是牙冠,把牙冠劈裂方便分块取出。
微创拔牙就不一样了,像高速手机、微创牙挺、种植机、超声骨刀的应用,让你免受锤击……拔智齿没留下心理阴影,再长四颗也能勇敢去拔的就要得益于这些器械的改进。
拿对付阻生牙最基础款的高速手机(不是这个)来说,是这个↓
通过高速旋转的牙钻,取代了牙凿、骨凿,可以轻松磨开牙齿,从而把牙齿的牙根、牙冠分成若干块。
不过也有缺点,因为车针高速旋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虽有冷却水喷出,但其冷却能力有限,声音也比较大,嗡嗡的。
还有超声骨刀,在使用过程中产热比较小,更利于术后恢复。超声骨刀带有多种用途、多种形状、角度和弯度的手术刀头,适合于各种解剖条件下的手术部位的需要,价格更贵些。
切切牙齿再分离牙齿和牙槽骨,轻轻松松一颗牙就拔出来了↓
这一看也知道哪个方法更有优势吧?
可问题来了,有不少朋友问:我在某三甲医院里口腔门诊拔的智齿(牙龈内,横着长),咋还是用小锤子凿了好久。一打听,甚至比相同情况没用锤子的花了高出几倍的钱,我又受了苦,又花了冤枉钱是咋回事?
这种情况应该广泛存在于”某些“三甲医院,甚至某些口腔专科医院的老专家中。
这个拔智齿的小问题,往大了说,也是很多人在问的口腔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里的口腔门诊哪个更好,应该选择哪个。
“1933年,Pell提出了用骨凿劈开牙齿的智齿拔除方法”
“1958年,Kilpatric开始报道使用高速涡轮手机(20~30万转/分钟的牙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这被认为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方法的一次重大进步”
“1979年,国内牙槽外科的泰斗耿温琦教授在国内开始开展高速涡轮手机拔牙”
……
种植机(微动力系统)拔牙法、超声骨刀拔牙法等等,也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为啥锤子敲、
骨凿凿还在广泛流行?
01
三甲医院是中国公立医院的行政等级体系,这是最重要的意义。
高行政级别的医院聚集于直辖市和省会,而医院的行政级别,长期以来决定了医院的资金、硬件、人才、项目资格等资源分配。资源占优并不代表三甲医院的管理水平、质控水平也一定高,只是碰到优质医疗团队或优质医生个体的几率大些。
如果深入了解国内医疗真实状态的话,就会知道,国内“大”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的管控——如果有的话,简直就是大作坊和小作坊的分别。
甚至会出现,为了在公立医院内部展示不同级别医生资源和地位的差别,而人为的限制一些技术的开展与普及。行政体系内的攀爬就是对上不对下。
02
资源配置和支付手段。
国内医疗资源的分布现状和配置结构,是国内口腔医疗服务支付手段单一的最重要一个原因。
不要提国内的齿科商保,那不是真正意义的保险,顶多算个团购。大家蜂拥而入三甲医院,一为了安心、二为了省钱。
社保又那么吃紧。所以,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哪种操作简单顺手、省时间,哪种操作就广为流行。为了患者体验?不存在的。这是事实。
03
三甲医院医生努力的方向可能和病人的想象不太一样。
技术好、病人满意,这些东西很难量化,更无法成为科研、教学、预防和医疗齐抓的三甲医院院领导们体面的拿出来说道的东西。
科研论文、影响因子,简单明了可量化。如果一项操作仅仅是提高患者的体验而无法擦亮相关领导的“朝珠”,很抱歉,那不重要。
不要说区区一介草民拔颗智齿了,贵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大代表的原华西第二医院周同甫教授,是如何被SCI给间接害死的,可以搜一搜,不难。
04
国内的牙医、口腔医生还没有从“厂妹”觉醒为“角儿”。
几乎全世界的牙科诊所都是以牙医的名字命名,唯独国内,无论公立大型口腔专科医院还是私立连锁、独立口腔诊所,很少见牙医的名字吧?一,不行;二,不敢。
看牙这种事儿,一辈子的。自学一下相关甄别常识,找个靠谱的牙医,做一辈子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