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beauty╲
奕嘉人
Thebeautyofwoman「女性成长」
专注女性心灵成长,两性关系分析,致力于25岁以后女性自身成长蜕变: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活的与众不同。
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上有一个“通病”:就是开始了一段新的关系以后,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需要对方一直主动维持这段关系。如果对方忽然停止主动,那么两个人的关系就会走向毁灭。
你问他不主动是不是不珍惜这段关系?他还会告诉你不是这样的,在他心里很想跟你继续下去。
我们有太多人处于这样的关系中,有些人处于被维持,有些人则正在努力去维持一段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我大概属于呼啦圈人格,就是别人一旦不主动摇了,我们的感情就会直线下坠,需要等别人主动捡起呼啦圈继续不断地摇。”
这大概是很多人现在的社交状态。
今天它们有了新的定义——呼啦圈人格。
2
我曾听过一位教授的课堂,那次他在讲人格社会心理学。这个人格理论本是美国两个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具有行为主义倾向的理论,他们认为我们的人格是由平日中大量的生活和成长中的习惯构成的,是本身对所处情景中做出不同反应的习惯。而我们做出的所有习惯反应方式都是通过社会学习形成的,这个社会学习的过程的四个要素就是: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组成。
呼啦圈人格的人,他们的驱动力即是自己的需求,往往这些人都是对社交、对一段亲密关系非常渴望。我一个今年29岁马上要奔三的姐妹,在夜半谈心时候对我坦白说自己快要30岁了,还是个处女。大学毕业以后谈过一段不冷不热的恋爱分手后就再也没有谈过男朋友,谈什么进一步“发展”不是对恋爱没有抱着幻想,她也渴望去认识其他男性,与他们相处、交往,有时候一个人打拼的日子,太苦了。谁不想找一个人在疲惫时能给自己一个怀抱。
现在是快节奏关系的时代,有人做过调查,从相遇到相爱最快仅仅需要两个小时。“社交疲惫”就是人们快餐式关系的副作用产物。今天办公室了小M找到真爱、明天D姐换了帅气新男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呼啦圈人格逐渐产生一种“想要像大家一样恋爱,又害怕一段亲密关系自己不知如何自处”的线索。而这里所说的反应,是为了消减驱动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即是在大脑面对自己想要去与人相处交往的渴望时,做出被动的反应,在亲密关系中全靠对方主动互动来交流,自己则“几乎没有任何互动”。就好像一个呼啦圈,需要人不停地摇才有反应。
“没有反应”就是呼啦圈人格者做出最多的反应。
“在亲密关系的感情中没有付出没有损失,我就是最后的赢家。”呼啦圈人格者小豆告诉我,即使这段关系最终会因为自己的状态走向毁灭,但在潜意识中她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保护”。
她保护了自己对感情的渴望和恐惧,这种自我满足感的保护就是在经历一系列反应后的“奖励”。
正是这些奖励,让她一遍遍的重复着这样的社交方式。
3
其实在理智分析这种人格的我,也同样有呼啦圈人格的倾向,经常结识了新的朋友以后,如果不是必要的工作往来,几乎都是在对方主动找我聊天的时候才会去回应,但不会老是主动去找他人倾述或闲聊。
这也是一个人格社会化的可悲缩影。
在我看过的社会学概论中有这样一个我觉得很形象的比喻:你独自前往电影院和一群不认识的观众一起看了一个悲伤的电影,如果你毫无遏制地流泪、嚎哭、释放情绪,这就是你的人格。如果你和认识的朋友一起去的而他就坐在你座位旁边,你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让眼泪掉下来,或者偷偷的抹泪尽量不让别人发现,这就是社会化。
到底怎么摆脱“呼啦圈人格”?人格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应而成的,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也许他现在也在等着你去主动找他呢?俗话说过:“人心都是肉做的”主动一下不代表我们就会暴露在被伤害的“危险”中,反而对方永远等不到一个主动的问候会渐渐被掏空热情。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会发现是我们把对方臆想化了。每段亲密关系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着手能做的就是去好好珍惜它们,不要让“呼啦圈人格”错过一个爱你的人。
上一篇:李子柒,你退出网红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