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告诉自己:“在你没有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之前,你要先让自己当一个善良的好人”。
所以我决定重新发文的初衷就是,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的温暖。
但是今天要聊的话题比较沉重,因为最近的的热搜总是一波比一波沉重。
我们先来捋一下:
或许大家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去年上市公司董事长性侵案”到现在还没开庭。
最近N号房事件爆发,直到目前为止,受害者高达上百人,事情还没完结。
紧接着一则更让人愤怒不已的消息“14岁女孩星星被养父性侵”;
而今天“北大女生包丽去世”,更让我觉得愤怒且惋惜。
因为这条新闻从曝光出来之前我就一直关注着,直到今天我彻底火了。
一、“学生会副主席”和“文艺部部长”
包丽和牟林翰相识于学生会工作期间,在旁人看来,正是郎才女貌,一个是阳光的姑娘,另一个是有志的才子。很快,牟林翰高升,担任了学生会分管文体活动的副主席,包丽也担任了文艺部部长。
按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可是,在湛蓝的天空也会有乌云肆虐的日子。那时候,黑色降临,会遮住所有人的眼睛。他的老师认为“牟林翰是一个有目标、有热情、有担当的优秀学生干部”;他的同学也认为“他做事靠谱踏实,为人重情重义”。
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叫人面兽心?什么叫道貌岸然?牟林翰,完美地诠释了这几个词语。张爱玲说,“人生就像一袭华丽的长袍,底下却爬满了虱子”。如果每个人都能完美地掩饰自己的邪恶本性,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一清二白。
生而为人,我们必须要反思。说句毫不客气的话,我们是不是牟林翰?我们会不会变成牟林翰?我们愿不愿意变成牟林翰?
像他这样的成功人士,若是不曾被曝出这些肮脏的事情,那些学生会的下属们一定会趋之若鹜吧,那些年轻的学姐学妹们说不定也会暗送秋波。
牟林翰是个狡猾的人。他曾建议包丽遇到对手,要装蠢;遇到学生会领导,要有礼貌,态度要好。
牟林翰还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他曾微信建议包丽去接近当时的学生会主席,“要好好跟着某某哥,他重感情”,并且要求包丽将彼此间聊天记录截屏,发给孙某某。呵呵,垃圾!
牟林翰还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他要求包丽对曾经跟他有过过节的学生会干部代为表达歉意,“牟林翰总说你是他在学生会最对不起的人”,并且要求语言自然、真实。
瞧一瞧,这就是我们顶尖学府的精英!虽说不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但独独这一个个例就足以让北京大学声名狼藉。何况,牟林翰不会是个例!那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里,难道就是在培养这样的利己主义者?
高等学府,教书育人,倘若不教学生做人,何不速速关门大吉!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本应引领时代,让整个社会向更真实、美好的方向前进。如今,青年学子面前却是漆黑一片!
做人都做不好,写那么多论文,有甚用,难道是村头厕所的纸不够用了吗?
二、“主人”和“狗”
三人成虎,谣言多了,变成了真的。众口铄金,舆论力量大了,金属都能够融化。
在得知包丽曾经有过两任前男友,并且不再是处女之身后,牟林翰突然变得歇斯底里起来,像个疯子一样,表示自己“不想成为一个接盘的人”,更不想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可怜鬼”。
牟林翰很快地向包丽传授了自己的一套逻辑:女孩子婚前应该是处女。如果不是处女,不仅要尽可能谅解男友犯的错误,还应该对男友做出补偿。唯有如此,女性才有资格获得男友的爱,男友才会跟她结婚。
随后的日子里,牟林翰不止一次地暗示包丽,要为他“用尽一切力气”,要为他“放下一切尊严”。凡事都要顺从他,懂得服软,不能使他生气难过,不能跟他讲道理。这一系列的行动和话语,无异于洗脑式地蛊惑。
不幸的是,包丽中招了。
起初,包丽并不认可牟林翰的价值观,当他强调“女孩的第一次是最美好的东西”时,她也曾委婉反驳“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将来”。可是,伴随着牟林翰的变本加厉,“我凭什么运气这么差,连一个完整的女孩子都不曾得到”。并且,牟林翰开始心理扭曲地追问包丽与前男友的性爱细节,并列举各类性爱方式,要求包丽回答哪些有,哪些没有,并以其妈妈的健康发誓没有撒谎。
于是,包丽迷茫了,“我自己都害怕了。我已经不是我了,我已经不为自己活着了”。
很快,包丽将牟林翰的微信备注名改为“主人”。在以后的聊天记录中,包丽的角色变成了一条狗。牟林翰变得穷凶极恶,呲牙裂嘴,甚至要求包丽在自己身上纹上“我是牟林翰的狗”这样羞辱性质的纹身。
今年年初,牟林翰向包丽提出了更加致命的要求:回到北京后,为包丽拍一组裸照,将这个作为惩罚,至于惩罚的缘由已经无从得知了。牟林翰曾表示:拍完之后,我会存起来。如果你跑掉,我就将它们放到网络上,网络上许多人对这感兴趣。
包丽起初不同意,但牟林翰承诺会娶她。这个可怜的姑娘回答了:好。
后来,包丽自杀过一次,也曾提出分手。这个恶魔表示,“你曾经答应我,离开我之前,就去死”。
后来,两人达成了分手合约:包丽要孤独终老,要为他怀一个孩子再打掉。包丽同意了,可牟林翰再次反悔了,并以死相逼。
于是,包丽自杀了。2019年10月9日,她在宾馆服药自杀,此后陷入昏迷,被医生宣布脑死亡。
进ICU半年以后,包丽于4月11日中午在医院去世。面对包丽突然过世,包丽妈妈表示十分难过,脑子一片混乱,“我孩子就是被逼死的,和牟某翰脱不了干系。”而直到包丽过世,牟某翰也没有联系过包丽妈妈,更没有道歉。包丽妈妈表示之后会继续追究牟某翰的责任,目前还在等警方的调查结果。
三
牟林翰何方背景?
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疑问,如此嚣张的牟林翰到底有什么背景呢?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被迅速镇压下去了,要不是包丽今天(四月12号)去世恐怕就没人记得了!
后来经过多方证实和北大官方澄清:他其父是进出口银行山东分行牟毅副行长。
这不禁让许多人叹息:牟林翰只会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况且以他这么狂傲性格,这些言论对他也是鲜有影响。他会继续去山区支教,重新得到保研的名额,然后靠着他显赫的家世,他几乎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就会拥有世俗观念里的光明未来,然后就着家中给他铺好的路,直上青云。
相比起这位牟公子,包丽则是普通学生一个,她靠自己的聪明才华到了更大的平台,发现自己除了聪明和才华一无所有,支配一切资源的是金钱和权力,于是觉得自己渺小暗淡,似乎聪明努力一无所用,似乎委身于权力和金钱得到更多。没想到遇到的这位牟林翰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滓,包丽一步步陷入其圈套无法自拔,在其玩弄逼迫之下走向了绝路。
四:牟林翰是怎样炼成的?
牟林翰显然不是孤立的个案,在任何意义上他都足以被称为一种“现象”,并不是牟林翰们改变了历史和文化,而是历史和文化造就了牟林翰们。
回首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人在价值观的问题上,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1895年爆发了甲午战争,是一个转折点。 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天朝上国被一直处于中华文化圈边缘地带的蕞尔小国日本打得踉跄大败,这刺激了中国的精英阶层。 从那时起,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开始从“为私”向“为公”方向转化,国运也开始渐有起色。
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救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这里尤其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是毛主席在延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培育了整整两代人,包括“革命一代”和“建国一代”。他们在这一价值观的支持下,完成了革命、建国、工业化、两弹一星以及多次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今天一切成就的基础。
再次的转折发生在八十年代。从那时起,“为私”的价值观又渐渐重获正当性。
1980年,出现了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青年》杂志发起关于“潘晓来信”的讨论,即“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而讨论的结果是,“为公”意味着虚伪,“为私”才是真实的。
这里一个时代性的因素是,中国被裹挟进了新自由主义的潮流,而新自由主义是以“市场化、私有化”为主要特征的,其所要求的价值观必须是个人主义的,“为私”的。
类似雷锋这样的人,会成为私有化的决定性障碍,因此必须在文化意义上被消灭。
而“为公”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总是和公有制,和“以厂为家”、“以社为家”等联系在一起的,其逻辑是,“为公”的价值观越强烈,公有制就越巩固;同样,公有制越巩固,一心为公的人就越受到尊敬。
所以,不解构“为公”的价值观,不鼓励自私,就不能适应新自由主义的潮流。
当然,对精英们来说,还有一个更加隐秘的不能明言的动机是,只有“为私”的价值观重获正当性,甚至“香起来”,他们才能凭借手中的资源优势、地位优势在“竞争”中获胜,最大限度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几十年来,教育、文化都在为“私”字鼓吹,有老师公然在课堂上讲,读书就是为了“买豪宅,娶美女”,有教授告诫自己的学生,毕业后挣不到四千万,别回来见我。
牟林翰已经跨进精英的门槛,他已经精心设计好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无论未来是从政、从教、从商,他的前途都一片“光明”。
就个人而言,生活在一个牟林翰们洋洋得意、畅通无阻的世界,想想都令人感到恐惧。 就国家而言,我们也应该问一问——
能靠牟林翰这样的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能靠牟林翰这样的人走向星辰大海吗?能靠牟林翰这样的人去增强自己的软实力吗?能靠牟林翰这样的人令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天下归心吗?最后,能靠牟林翰这样的人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吗?
如果不能,就应该想想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