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是谁?也许您听过她的名字,却不知道她是干嘛的,不要紧,看完下面这一长串导演和他们的作品,您就明白了——李安《少女小渔》、张艺谋《金陵十三钗》、陈凯歌《梅兰芳》、冯小刚《芳华》……没错,他们的背后,都有她的影子——严歌苓,好莱坞最著名的中国女编剧,华语电影的票房春药,同时,也是中国最“风骚”的女作家。
“我12岁就是成年人了”1958年11月16日,严歌苓出生于上海。
她的爷爷严恩春是厦大教授,属于16岁上大学、25岁读博士的天才型选手;父亲严敦勋笔名萧马,是著名作家;母亲贾琳则是话剧团演员。
这样的家庭,算不上豪门望族,却是书香门第,严歌苓借长辈的力量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上,她的童年生活并不顺遂。
首先,出生没过多久,她的父母就离婚了。
随后进入特殊时期,她和弟弟跟着父亲搬到安徽。
作为被批判的那类人,9岁的严歌苓目睹了时代的巨浪,也看到了无数死于暗礁之下的枯骨。
12岁,严歌苓在父亲的红颜知己、舞蹈家俞平(后来成为她的继母)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艺兵。
这在那个年代无疑是极佳的出路,但严歌苓并不满足:文工团的生活虽然让人刻骨铭心,可每天跳同样的舞蹈并不是她心中向往的生活。
她更喜欢写作。
15岁,严歌苓她爱上了一名年纪比她大不少的小军官。
6个月里,严歌苓写了160封情书。
如此高产,我都有点怀疑她到底是被爱情击中了,还是因为不能写作憋坏了……那个年代,不经过上级批准不许谈恋爱,小军官不仅没有接受她的爱情,还在收下情书之后,公之于众。
等待她的,则是无孔不入的非议和无休无止的批斗。
好在,万分崩溃之时,她在自杀和写作之间选择了用写作直抒胸臆,排解背叛和苦痛。
“我经历过无数个人生”1979年,严歌苓21岁。
她受够了在文工团受人指点的日子,毅然决定前往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从跳芭蕾舞的女兵转为战地记者,在血流成河的战场采访伤员,有时还充当医疗兵的角色。
无数次在死亡边缘挣扎,换来文学天赋被血与战火激发。
她把作品寄给父亲,阅文无数的父亲被女儿的才华深深震惊了。
自此,严歌苓的名声越来越大,可以算得上是个真正的作家了。
没过多久,她就被调到北京铁道兵政治部担任创作员,后来被李安拍摄的《少女小渔》正是在此时创作的。
命运似乎觉得,让她体验了这么多种人生还不够,在婚姻方面,也要一波三折才好。
28岁,她和作家李克威结婚。
俩人的结合相当门当户对,却没坚持多久,三年后,二人离婚。
离婚的理由说来简单:两人都到外国深造,李去澳大利亚,严歌苓到美国,分居生活之中双方都不愿退步妥协,只能分道扬镳。
她学习、打工、写作,白天用忙碌麻痹自己,夜晚还要承受失眠的痛苦,日子十分难捱。
好在,又过了3年,美国人劳伦斯·沃克出现了。
“我永远不属于社会主流”劳伦斯是美国外交官,曾经长期在中国工作,中文流利。
在一次聚会上,他对严歌苓一见钟情,处处照顾,严歌苓也迅速被他的积极乐观所打动,再次坠入爱河。
命运的“试炼”似乎仍在继续——两人你侬我侬之时,美国FBI突然跳了出来,怀疑严歌苓是特务人员(曾有从军历史),蓄意接近美国官员是要搞情报破坏!
好在这回劳伦斯很给力,他愤怒地放弃了体面的政府工作,毫不犹豫地与严歌苓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那是1992年,严歌苓终于敲开了幸福的大门。
2004年,劳伦斯官复原职,46岁的严歌苓随丈夫一起前往非洲,开始了旅居生涯。
欧洲、北美、非洲……她的见识越来越广阔,亲历的事件、眼见的真实、听说的故事都被她用一种边缘人的视角写进作品里,“像一个吉普赛人”。
和很多苦难造就的作家不一样,越来越幸福的生活反而让她创作欲爆棚,后期的作品越来越优秀。
严歌苓觉得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边缘人,对于这些年踏足过的每一寸土地,她都是外来者。
“我永远不属于社会主流,而是一个清醒冷静的旁观者。
”
在有些文章里,严歌苓的标签是“作风不好”和“离婚不孕”。
作风问题,我前边儿写得还算清楚,大家见仁见智;关于离婚不孕,我在最后补上几句。
20多岁开始,严歌苓就经常失眠,最严重的时候30多天连续睡不着觉。
为了治疗失眠,她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
服药期间,她不适合受孕,所以生孩子这件事就一拖再拖,最终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2004年,仿佛在命运的安排下,她偶然进入一间孤儿院领养了现在的女儿,生活非常幸福。
生不生孩子这事儿,人家老公劳伦斯都不介意,旁观者跟着瞎操什么心呢?曾经有评论家这样评价她的作品:“她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最有魅力的。
”严歌苓自己的一生,也同样展现了生命和意志的力量,她用实际情况告诉世人——走自己的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