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轶之所以遭到网友谩骂,一个重要原因是“前后口径不一”——1月15日对疫情的乐观估计,与一周后从归来后的“悲从中来”。
2020年1月23日,财新网的一篇文章《SARS专家管轶:这次我害怕了》引起巨大反响。文中,病毒领域专家管轶发表了不少“骇人听闻”的观点:
“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
“经历过这么多,从没有感到害怕过,大部分可控制,但这次我怕了。”
彼时,全国防疫工作才刚刚铺开,管轶的话引起了群众恐慌,更招来谩骂:
然而一个月过去,我们回过头来看管轶的话,却发现当初漫骂的“恐慌言论”正被一句句验证。
迟来至少20多天的“惊醒”
“评价一个措施要看时间点和效果,时间点我觉得已经错过了黄金防控期,效果我并不乐观。”
从2019年12月31日,官方首次披露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到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在央视公开宣布新冠病毒肺炎“确定人传人”,这20天对而言是关键的防控时间点。
当重新梳理这段时间线,我们不禁思考:是否曾经有机会早做点什么?
2019年12月26日,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接诊了4位发烧、咳嗽患者,其中一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检查发现,他们的胸部CT片跟其他病毒性肺炎不同;28、29日,门诊又先后收治3位病人,均来自华南海鲜市场,这7位患者肺部表现一致。
张继先意识到情况不简单,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立即决定上报。
张继先医生/图源网络
12月30日17点,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同学群里发消息:华南市场确诊了7例SARS!一个小时后他补充,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
消息截图/图源新京报
这一消息被截图后,在朋友圈、豆瓣等迅速传开。
12月31日,发生了几件事,我们一一梳理:
·卫健委公开通报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同时指出“未发现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该病“可防可控”。
图源:卫健委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办事处接到报告,在湖北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国家卫健委专家抵达,对金银潭医院进行调研、采集样本后,制定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三条诊断标准:要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要有发热症状,要做全基因组测序。
·市政府常务会议正常召开,疫情并未被提及;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华南海鲜市场发现,商铺仍然正常经营,市场秩序井然。
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休市整治(非关闭),市公安局通报称,8名散布谣言者已依法查处,其中包括李文亮医生。
1月5日,市卫健委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确诊病例数59例,通报仍称“未发现明显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市政府也宣称“没有人传人证据”。
同在1月5日,复旦大学测出不明原因肺炎的全基因组,发现其与SARS病毒同源性高达89.11%,并向国家卫健委建议:“在公共场所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月6日-10日,市召开两会。
1月11日-17日,湖北省召开两会。
自1月6日开始到17日的12天中,几次通报中病例没有新增,且确诊病例从59例下降到41例。
基于卫健委的通报数据,1月15日管轶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对疫情做出乐观估计,表示“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相信民众可以过个好年”。
1月18日,百步亭社区举办万家宴欢度小年,4万多家庭参加,10万人参与。
截至1月20日,卫健委对外仍表示“未出现人传人”,至于是否存在医务人员感染,1月11日后也没有再提到过。
1月20日迎来疫情的转折点。
当天上午,市卫健委一次性更新了18、19两天的数据,共新增确诊患者136名,晚间,钟南山院士在央视采访中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有人传人现象,并指出有14名医务人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被感染。
一锤定音后,终于被“惊醒”。
23日封城,25日全国各省医疗队驰援,火神山医院开工,雷神山医院建设列入计划……至此,全国防疫战正式打响,然而这样的防控机制响应却整整迟到了至少20天。
被动的普通人和医护人员
“出城时还在潜伏期,很可能都是移动的病毒,这些人回老家,就把病毒带去了全国各地。”
1月26日市长周先旺表示,因为春节和疫情的因素,有将近500多万人离开,此话一出令众人惊愕。500万的数字,与往年春节离汉的人数并无多大差别,但在今年这一特殊时刻,这恰恰很不正常,凸显了在疫情爆发初期防控不力的事实。
管轶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描述了1月21日在看到的情况:
当天下午到了当地一个菜市场,市场卫生和通风情况并不理想,但好多市民还在置办年货,而仅有不到一成的人戴上口罩,他“对此极其惊讶”。
第二天在机场,依然有个别旅行团出游,机场的地面未见消毒,安检工作人员也只是戴着自备的一次性口罩。
在1月23日10时正式封城,通常从元旦开始,大学生及外来务工者便开始陆续返乡,也就是说,这500万人是在关闭离汉通道前20多天时间里离开的,而回看这一时段,恰恰是疫情迅速扩散的时候。
但在人口返乡潮即将到来之际,疫情通报的不及时,让许多人在不知道自己是否为病毒传播者的情况下离开,加速了全国范围内的疫情蔓延。
1月23日全国疫情情况/图源中青报
这其中有部分人赶在封城前一天离开,同时到处传播带着病毒的恐慌,还发起#逃离#的话题。
除了民众的一无所知,医院和医护人员在疫情初期也十分被动。
前文提到,国家卫健委专家在初期制定了三个不明原因肺炎确诊标准,但这一标准在当时来说过于严苛。这期间存在集中爆发的发热患者,但大部分并无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所以很多医院未按“不明原因肺炎”上报这些病例。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危重症专家余昌平表示,早期新冠肺炎“确诊是很难的——要几个专家、领导签字,才能查冠状病毒”。
某三甲医院的病房主任李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疫情出现后,他眼看着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人数成倍增长,而按照当时的收治标准,大部分患者都达不到。这些在他眼中完全能被“临床确诊”的疑似病例,只能回家,或去往任何地方,成为一个个“移动的感染源”。
直到1月16日,国家卫健委制定新型肺炎诊疗方案,修改了一些标准,这时疑似病例才开始逐渐增加。
图源:财新网
“10倍起跳”成真了
“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我经历过这么多,从没有感到害怕过,大部分可控制,但这次我怕了。”
管轶在受访时表示,此次疫情“爆发是肯定的”,自己经历过禽流感、SARS、甲流H5N1等,但对于这次肺炎“我真的感到极其无力,根本没法跟SARS疫情相比较”。而这句话,正是被“攻击”得最多的一句。
截至2月20日11:00,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的主要数据对比如下:
回看SARS疫情,2002年11-12月,中山、河源等市陆续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随着重症患者陆续转至广州治疗,广州成为第一个非典爆发地。
2月初春运结束,广州的疫情达到高峰,之后的春运返工潮带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推动确诊人数进一步上涨。紧接着,2月下旬山西、香港陆续发现非典病例,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
反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比SARS,促成病毒以城市为单位扩散的条件提前了:2020年的春运比往年早,再加上疫情源起的“九省通衢”,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病毒传播力度和速度都可想而知,如管轶所言:“传播源已经全面铺开了。”
即便已经采取封城措施,后续隔离措施仍有很大不足。由于隔离点和床位紧缺,前期市对疑似患者和轻症患者的要求是“居家隔离”,很多家属在这阶段被连环感染,在各种网络求助信息中,求助医院床位和核酸检测是最大的诉求,然而很多患者早已错过救治时机。
城市问题研究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没有在第一时间征用到足够数量和条件的宾馆酒店、体育馆等大型设施,也未能对疑似病患及早隔离收治和留院隔离处理,这是“最大的不足”。
方舱医院外/图源澎湃新闻
直到2月5日开始“方舱医院”的陆续启用,及市“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死命令的下达,疑似及轻症患者的隔离收治形势才逐步向好。
后记
科学的“捧”与“杀”
管轶的采访刚出现在大众视野时,网上出现各种声音:“一个搞动物的,又不是防疫专家”、“来一天就说要当逃兵,戏精”。
事实上,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期间,管轶带领团队率先证明SARS病毒来源于果子狸,为SARS的爆发及再次流行按下停止键。在此之后,无论是禽流感、甲流H5N1、猪瘟等,管轶都深入一线研究,是名副其实的抗疫功臣。
管轶之所以遭到网友谩骂,一个重要原因是“前后口径不一”——1月15日对疫情的乐观估计,与一周后从归来后的“悲从中来”。
但先前管轶的乐观判断是基于卫健委的公开信息,作为科学家,根据即时掌握的官方数据和信息给出的判断,与实地考察的一手信息所得出的结论偏差,却成为了媒体民众讨伐、泄愤的“靶子”。
我们不该将道德审判和个人情绪附加于科研工作者身上,但也不代表科研工作者的道德操守无可指摘。
1月31日晚,人民日报官微发布消息,上海药物所、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该微博未提及任何实验或研究条件,便给出“双黄连可抑制病毒”的结论。
网友一看,官方媒体+中科院单位,没有不买的道理。一夜之间,双黄连口服液在线上被一抢而空,市民又冒着受感染的风险在线下排队抢购。但紧接着,辟谣的声音纷纷出现,其中也包括最先发布消息的媒体。
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下一次呢?仅仅倡导民众的理性思考,似乎不能完全避免。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民众时而将科学家推上神坛,寄希望于“科学可以解决一切”,但又发现科学也有无力无能、漏洞百出的一面,于是开始新一轮对科学及科研工作者的挞伐。
率先发声的管轶错了吗?排队抢购双黄连的民众又错了吗?答案不得而知。
参考资料:
[1]管轶:去过请自我隔离.财新网,2020-01-23.
[2]从专家组抵达到封城探寻新冠疫情“谜”之20天.经济观察报,2020-02-07.
[3]500万人离开,疫情蔓延的责任该如何承担?.新京报,2020-01-27.
[4]管轶回顾非典十年:最怕“好了伤疤忘了痛”[J].新民周刊,2013(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