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看这段视频哭了很久:一位女子痛哭追赶一辆殡葬车,同伴紧紧抱住她,她仍拼命挣脱,紧跟着车子追出很远。
她是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护士长蔡利萍,车里永远长眠的是她丈夫,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
2月18日10:54,刘智明在感染新冠肺炎后,救治无效离世,年仅51岁。
01
__
被感染之前,刘智明带着医护人员守在疫情一线救治病患。
1月22日凌晨4点,蔡利萍接到丈夫电话,让她帮忙收拾些换洗衣物送去,武昌医院成为首批定点医院后,他就再也不能回家了。
没想到几天之后,刘智明就确诊被感染。
▲刘智明院长生前照片
夫妻俩起初瞒着女儿,但一切端倪早已被发现。
在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就读的女儿,在一封信里写道:
“现在回想起来,家里突然多出来许多胶囊颗粒、口服液,以及摆在床头书桌上的体温计,和对我与弟弟有关保持卫生、少出门的劝诫。
也许在我还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春节的时候,你们就已经做好了奔赴一线战场的准备。尤其是你,我的父亲。
以往你每次回家,总会找我谈话,询问我这一天的状况,而从那段时间开始就算回来,你也只是推开房门,远远看我一眼。”
▲女儿的信
刘智明被感染后,蔡利萍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跑去探望丈夫。
“他怎么样了?”“不好,很不好,越来越不好。”主诊医生说。
▲刘智明被感染抢救期间
一边是对丈夫病情的揪心,一边是对疫情和患者的焦灼,狠狠向她袭来。
就在丈夫确诊后,蔡利萍所在的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紧接着成了第二批发热定点医院,要在3天内完成改造和患者转运。
20多位重症患者紧急转运而来,新的发热重症病区开启。蔡利萍的时间,就像突然被汹涌而至的潮水淹没。
2月4日,蔡利萍坚守发热重症病区的第8天,给丈夫拨打了4次视频通话,都没有接通。
此刻,刘智明躺在武昌医院的重症病区,已经因为病情危重用上了呼吸机。
许久,终于有了回复。
“昨晚折腾了一晚上,怎么搞氧合不上来,我以为我要死了,缺氧,烦躁,浑身虚汗。今早打了呼吸机,好多了。”
“要我去照顾你吗?”
“不要”。
蔡利萍反复几次问要不要去照顾,刘智明坚持不要。哪个垂危的人不想妻子能陪在身边?!只不过他既清楚自己的状况,也知道有更多病人等着妻子去救,她耽误不起。
从微信截图中看到,蔡利萍给丈夫的微信名备注是“小肚鸡肠老公”。夫妻之间小调侃中流露的亲密,此时看来更让人觉得鼻酸。
不幸被感染后,刘智明最担心会不会传染给别人,留下医疗预嘱:“如果万一,不要插管抢救。”
那是因为,插管产生大量气溶胶,容易导致感染。
02
__
刘智明和蔡利萍,都不是“高尚而冰冷”的楷模人物形象,而是有温度有情绪,热切真实的人。
年轻时的刘智明,笑容阳光,有着不输于明星的英俊。
从医多年,刘智明多次被患者称赞,不仅医术高明,最难得的是态度也特别好。他殉职后同事说:“来世还做您的兵!”
跟很多领导不一样,他不喜欢说大话空话。他理解女性的不易,倡导对怀孕的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理解和爱护。
市第三医院一名医生回忆:刚毕业进入医院,刘智明是她的第一个领导,高大帅气,也专业权威。严肃时很吓人,笑起来却像家人一样温暖。
这位医生还记得自己结婚的时候,刘智明说他和科室永远是她的娘家人。后来刘智明调离,去了武昌医院当院长,得知从前的小同事生了孩子,还抽空去看宝宝。
蔡利萍也是。去年11月刚做完颈椎手术,脖子上还留着一道明显疤痕,病假也还有一个多月没休完。
但是她坚持返回医院,“想到年底事多,科室的孩子们可能忙不过来。”她说的“孩子们”,就是一群90后为主的护士。
▲蔡利萍抢救患者间隙,工作服湿透
这对夫妻,是专业过硬的医生护士,是严肃认真的领导,也是亲切的大哥大姐,小心翼翼守护着女儿的父母。
还是深深相爱却再也不能相见的爱人。
03
__
这些天来,疫情像一面多角棱镜,照见英勇、果敢、牺牲,也照见漠视、误解、偏见。
有医护人员怀孕9个月奋战一线,媒体评论说“这是最好的胎教”;有女护士怀孕流产,做完清宫手术10天后上一线,被当成典型宣传。
女性医护人员说自己在生理期,肚子有些痛,这段采访镜头却被故意剪掉。
长期不能更换卫生巾,血都流到防护服上,女医生护士们穿着带血甚至滴血的防护服,忍受着身体的痛苦,以及不卫生带来的潜在病菌感染危险,在病房里坚持着救人;有的女孩子吃黄体酮,让月经不要按时到来。
博主@梁钰Stacey发博询问“女性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如何解决生理期问题”,希望予以捐助,却被基层领导轻描淡写说“这个不重要”。
网上竟还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有那么娇气嘛,就那点困难克服一下不就行了,憋一下不就过去了。
恕我真的想爆粗口:你憋一下试试!
上抗疫一线的女护士被剃成光头,都是年轻姑娘,有的长发已经留了10年,见到镜子里的自己,难过落泪,理发人员仍然把剪下的发辫递到她们面前展示。
有人说:不就是剃个光头嘛,那么虚荣。
恕我真的想再爆粗口:那你也剃一个!
让人安慰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网友,越来越多的舆论,三观是正的——
上前线长发不方便,短发也行啊;
必须要救治病患,但也请让刚刚流产的女护士多休息几天,把随时可能临产的孕妇换到后方;
低保老人要捐出毕生积蓄,请“心领了”,象征性收一点让他们安心就好,毕竟晚年花钱地方多;
女性的月经不丢人,不肮脏,请给生理期的女医护人员准备卫生巾,这是必需品。
我们欣慰看见,抗疫女医护人员的卫生用品终于得到了重视,卫生巾被纳入必需品,4万包卫生巾终于运往。更有爱心企业将每月捐赠260万片卫生巾、20万个甜睡裤、11万个成人纸尿裤,直接送抵各大医院。
04
__
我相信,如果所有人一起努力,这个社会将会越来越尊重人性,用同理心去理解一切,而不是站在道德的高地,树立典型的模板,一味歌颂。
电影《传染病》中,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女医生艾瑞博士发现自己被传染,她紧张地量体温,电话询问酒店人员房间住客状况,给上司打电话求助。
电影用特写一般的镜头表现了她的恐惧,呼吸急促,语言略凌乱,忍不住的啜泣,因为这才是一个正常人面对重病和死亡正常的反应。
艾瑞在隔离病房濒死时,眼神绝望,旁边病床的患者哆嗦着说:“我冷,能不能给条毯子。”
艾瑞用尽全身力气把自己的羽绒服递过去。
所谓“医者仁心”,就是这份对病患与痛苦的同理心。
失去丈夫的妻子有权利撕心裂肺地痛哭,与死神抗争的医护人员有权利感到恐惧,生理期的女医护有权利保持干净体面,英雄的家人和子女有权利得到应有的照顾。
人面对死亡和传染,没有不害怕的,医术再高明也会颤抖,但是发抖不代表不勇敢,不代表怯懦和后退,相反,发抖却依旧前进才是真正的勇敢。
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痛苦,什么都无所谓,那是无知和木讷,不是英雄。
向刘智明院长和蔡利萍护士长致敬。
人作为生命个体被尊重着;
人的真情实感作为正常的情感被体谅着;
人的脆弱和害怕作为本能反应被安慰着。
请媒体及时报道她们需要的帮助,报道她们的脆弱,让我们知道自己能为她们做什么,不要把她们抬高到神坛上,她们只需要被当做普通人去爱护。
这些,才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注脚。
假如认同,请转发,谢谢。
新闻来源: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及网友评论截图。
本文配图选自刘智明院长、蔡利萍护士长相关新闻图片,以及电影《传染病》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