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突然在吃奶时哭闹厉害,还拒绝吮吸奶瓶时,我们做父母的总会很着急,这个时候我们要先考虑最近宝宝是否是因为更换了奶粉,或者添加了新的食物,有没有腹泻等引发宝宝不吃奶的因素存在,如果都是否定的,那我们需要观察查宝宝口腔有没有什么异常。
如果你发现宝宝口腔两侧和舌头黏膜上有一些白色的斑点,像是奶块凝结在口腔里,用棉签去刮,不是奶块,被刮的地方一片通红,宝宝哭得更厉害了。那么,你需要怀疑宝宝是否感染了鹅口疮。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非常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不管是新生儿还是幼童都有可能会感染。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病菌来自母亲产道或污染的奶具,或是由于某种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是新生儿中的常见病,表现为口腔颊部、唇内、舌、上腭和咽部粘膜上粘附着乳白色斑点,严重时融合成片,擦去后则露出粗糙的潮红的粘膜。鹅口疮多见于营养不良或腹泻的新生儿。
鹅口疮患儿一般无全身症状,如感染向下蔓延,会引起食管炎,可出现呕吐,严重的会影响食欲。抵抗力差时可蔓延到胃肠,引起霉菌性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肠道溃疡及穿孔;向下呼吸道蔓延可引起霉菌性肺炎。这些情况虽较少见,但需提高警惕。
鹅口疮的治疗
鹅口疮的治疗要先学会鹅口疮和奶块奶渣的区分。鹅口疮发生在新生儿的口腔内,呈白色凝乳状附在口腔粘膜上。因此需要经常观察新生儿口腔,特别是要将鹅口疮与新生儿吃奶后残留的奶液区分开来。如果是奶液残留的奶渣,新生儿用棉签擦拭或者经过漱口奶渣就会清除,不再看到白色凝乳状物。而鹅口疮喝水后仍可见白色凝乳状物,而且用棉签擦拭后仍可见露出的粗糙潮红的粘膜。
如果你已经判断出宝宝患了鹅口疮或者不太确定是否患了鹅口疮,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到医院,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配合医院开的药物,症状很快就能消失了。切勿自己随意给宝宝乱涂药乱喂药,药剂的多少容易造成宝宝肾脏功能的负担。
鹅口疮的预防
鹅口疮的预防方式一般分为这几点: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新生儿的鹅口疮一般都是来自母亲产道的污染,比如妈妈在生宝宝的时候没有治愈阴道炎,所以为了避免宝宝患鹅口疮的风险,产妇发现有阴道霉菌的时候应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喂养新生儿的奶具使用后,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要留有残留物,以避免滋生细菌,污染奶具,进而感染到新生儿的口腔,造成鹅口疮。每次给新生儿喂奶后,都要煮沸消毒奶具,或者使用奶具消毒锅进行消毒。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由于母乳喂养时,新生儿需要含接母亲的乳头,如果母亲的乳头不清洁,就有可能使新生儿口腔受到感染。因此,母乳喂养前一定要清洗乳头。另外,妈妈也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菌通过口腔进入到宝宝体内。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宝宝喜欢用口腔探索世界,所以碰到什么都想放嘴巴里吃一下,特别是身上的衣服,盖的被子,碰到的玩具。所以避免细菌进入到宝宝胃肠道里,宝宝的日常用品一定要定期清洗消毒。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运动时强身健体最好的方式,幼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对预防感染鹅口疮也有一定的帮助。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餐具不可混用。
许多病菌都会通过唾沫传播,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餐具不仅要每天清洗消毒干净,还要有个人标识,独立放置,避免餐具的混用。
总的来说,如果发现宝宝有鹅口疮后一定要及时治疗,平常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防治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