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方方日记》,尤其是传出要在海外出版以后,把网络搞得沸沸扬扬,可谓“群情激愤”。而方方也不含糊,对于那些攻击得比较狠的人,脆生生地甩过去一顶“极左”帽子。
方方在与网友的互怼过程中,“极左”这个词使用得很频繁,尤其到了后期,方方显然懒得再解释,拿来就用,逢人就怼。关于什么是“极左”,在2月18日的《方方日记》中,她是这么描述和定义的:
今天,特别想说一句放在心里很久的话:中国的那些极左分子,基本上是祸国殃民式的存在。他们太想回到文革,太仇视改革开放。一切与他们观点不同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成派结帮,对不与他们合作的人进行各种攻击,一轮又一轮。用那种“洒向人间都是恨”的粗暴语言,甚至还有更为卑劣手段,低级到不可思议。
对此我们必须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方方确实错了。她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左右不分”。因为我们只要把上面那段话稍微改几个字,用来形容特朗普等人,居然也很贴切:
美国的那些极右分子,基本上是祸国殃民式的存在。他们太想回到从前,太仇视改革开放。一切与他们观点不同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成派结帮,对不与他们合作的人进行各种攻击,一轮又一轮。用那种“洒向人间都是恨”的粗暴语言,甚至还有更为卑劣手段,低级到不可思议。
很多人说,方方的批评者都是爱国人士,他们的爱国热情被方方伤害了,才站出来批评方方的,而且批评方方有深厚的民意基础,怎么能跟“万恶”的特朗普相提并论呢?
对此,我们想提醒这些读者:
1、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特朗普是否也很“爱国“?
2、从选举的结果看,特朗普是否有很高的民意支持率?
3、在批评对手的手法上,大家也很雷同,比如:
有的话题本身就存在逻辑硬伤:一边说方方日记是道听途说,一边有说方方日记成为西方污蔑中国的有力武器;
这和特朗普痛斥记者写“假新闻”伤害美国利益的逻辑颇为神似,而且道听途说的东西咋就成“有力武器”了?
也有的前后矛盾,比如一边说方方双标,她可以骂别人,别人不能骂她;另一边则骂方方心理阴暗,负能量、选择性失明。
方方日记骂人是对事不对人,特朗普没有指名道姓骂谁,但骂方方者却指向清晰,到底谁是?
还有的则更是纯属主观臆测,比如方方使一些海外同胞身处险境。
方方日记海外版还没正式发行就让海外同胞身处险境,让国家陷入赔偿了,这种“莫须有”的水平,真是和大统领不遑多让。
从政治光谱看,特朗普是一个“极右”派人物,所以,根据方方自己的定义,那些对她纠缠不休死缠烂打的人,其实并非“极左”,而是“极右”,方方是典型的“左右不分”。
那么,“极左”和“极右”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正好这边有个现成的例子,我们简单比较一下特朗普和桑德斯,大概就能分辨。
在美国的政治光谱中,民主党的桑德斯是“极左”,他和特朗普的相似点其实不少,比如:
1、 他们都宣称自己非常“爱国”;
2、 他们的政见都比较“极端化”;
3、 都有狂热的支持者。
而他们的区别,则在于“极左“的桑德斯,是基于对某种理想信念的坚持,而”极右“的特朗普,则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固执坚持。所以,同样在选举不利的情况下,特朗普绝不会轻言放弃;而桑德斯,则会宣布退出初选。因为无论是特朗普和桑德斯,如果坚持参选,其后果一定是会造成美国内部不同族群的撕裂,特朗普希望这种撕裂,这符合他的从政初衷,因为有利于他个人及其团队的选举利益;而桑德斯不希望这种撕裂,因为这和他从政的初衷相违背,一个尖锐冲突对撞的美国社会,并非他的政治理想和信条。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那些执着地寻找各种理由攻击方方的人,是更像特朗普,还是更像桑德斯,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时至今日:
反对势力对于咱们的攻击点,已经不是“索赔”,而是“透明度”;
反对势力对于咱们的质疑点,已经主要不是病毒“源头”,而是讲话和数据的“真实性”;
反对势力并不关心咱们如何战胜疫情,他们只关心我们有没有用所谓的“威权”去限制“人权”。
从这个意义讲,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方方日记到海外出版,从民间的角度发出一些多元化的声音,呈现出我们在抗疫中所经历的一些图景,并不会对我们形成多大的伤害;反之,如果我们极力压制,使劲打压,反倒有可能正中某些势力的下怀。
方方写日记并没有什么错,她错在“左右不分”,把”极右“当成了“极左”,这使她错判了对手的数量级,因为真正“极左”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而“极右”一旦披上“爱国”的外衣,其煽动性是惊人的。
当然,这里说的“极右”,不是指所有批评方方的人,因为绝大多数批评方方的人,和绝大多数投票给特朗普的人一样,都具有善良、单纯的特点,当然,还有那么一丢丢的“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