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名为《如果群殴高福是搞错了对象》的文章刷屏,相信你大概率已经看到。这篇文章作者是“财经大V”、经济学家、东南大学教授华生,文章正是发在华生教授的个人微博“华生2010”。
不过严格来讲,文章形成屏刷之势,倒不完全是华生的微博影响力。今日头条号“大河看法”(国内都市类报纸20强、河南日报旗下的大河报官方账号)在华生教授的博文发出2小时后转载此文,截至17号晚间已经产生近1200万阅读,评论10万+。
都说今日头条的阅读量惊人,我今天算是见识了。也许,它最大的成功,便是从大年初一免费播放徐铮的贺岁片《囧妈》开始的吧。这个话题与本文无关,尽管它确实在这个特别的春节给很多人们带来了难得的轻松和欢乐。
新冠肺炎疫情举国关注,影响了全国人的正常生活。舆论指责市政府,指责中国疾控中心,当然都在情理之中。市委、湖北省委已经换帅,也表明舆论的判断是正确的。
疾控中心是否有责,目前还没有看到上层定论,但科技部紧急发文,要求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疫情中,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的要求,仍被很多人解读为指向明确。
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忙着发文章的,正是身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的团队。
所以,说群殴高福是搞错了对象,华生教授的观点无疑会激起很多人的反感。许多人直斥这是一篇洗白文章。
我认真阅读了全文,客观来讲,这篇文章虽然标榜“知情人透露了大量细节”,比如高福身为疾控中心主任,却是从朋友圈才获知肺炎传闻,还有高福团队的论文是多个单位的集体参与成果,不等于个人成果等等,但其中的逻辑显然还是有硬伤的。
高福“有在睡前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传染病信息的习惯”,可作为一位科学家和主管全国疾控工作的最高领导,如果获取专业信息只是通过朋友圈,恐怕说不过去。
集体论文不是个人成果,但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你总归是参与人吧,你肯定知道论文得出的“存在人传人”结论吧。舆论其实比科技部还要宽容,并没有指责你写论文,而是为什么知道人传人却对公众说未发现人传人?
总不能论成果时论文就是自己的,谈失职时成果就是集体的吧。
老实说如果不是我自己到微博上查看了华生的微博,我都很难相信文章是出自一位经济学家之手。更何况,整篇博文中所讲的“实情”,开头就说是“我听到的另一个故事”。究竟是事实还是故事,首先应该说清楚吧。
人命关天的公共卫生事件,举世关注,你只是在跟我讲一个可能的故事?
一个逻辑混乱的文章何以刷屏?带着这个疑惑,我又读了一次。果然有了新发现。
你说高福刷朋友圈才知道发生了疫情,几个意思,谁拦下了这个信息?你说他身为疾控中心主任,却不是赴专家组成员,又是谁把他挡在了门外?你说如果群殴高福是搞错了对象,那么应该群殴谁呢?
如此看来,华生教授的文章题目“如果群殴高福是搞错了对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判断句,而更像是个意犹未尽的省略句,如果群殴高福是搞错了对象……难怪文章开头说,如果我们找错了目标,让其他人挨枪背锅,那就对不起那些消失的生命和无数人的奉献与牺牲。
反对者能找到反对的理由,肯定者能找到肯定的共鸣。也许,这才是该文章最终刷屏的根本原因吧。
高福是在背锅吗,替谁背锅呢?我不知道。是或者湖北当地官员吗?可条块分割,地方不应该能管到全国疾控主管机构啊?是疾控中心上面的卫生健康委吗?可文章说卫健委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处置领导小组了啊。
答案只有华生教授自己清楚了。汉语博大精深,有语言专家说这样的文字最容易产出伟大的文学作品,所以上下五千年,我国诞生了无数璀璨耀眼的文学巨作,而像语义直白的西语,只适合日常交流。
我爱伟大的汉语。我也想搞清楚华生教授的答案。好在,华生的文章标题下有个显著的(上)字,那么就让我们期待能在(下)里得到答案吧。
如果群殴高福是搞错了对象,那么到底应该群殴谁?